黏度指數
導讀:黏度指數是潤滑油黏溫特性的主要指標
來源:未知
發布日期:2024-10-18 08:42【大 中 小】
黏度指數是潤滑油黏溫特性的主要指標,潤滑油的黏溫特性不好,當溫度低時,黏度過大,就會造成啟動困難,而且啟動后潤滑油不易流到摩擦面上,造成機械零件的磨損。溫度高時,黏度變小,則不易在摩擦面上形成適當厚度的油膜,失去潤滑作用,易使摩擦面產生擦傷或膠合。因此要求油品的黏溫特性要好,即油品黏度隨工作溫度的變化越小越好。上海昌吉地質儀器有限公司,專業生產旋轉粘度計。
黏度指數是劃分基礎油類別的主要指標,API基礎油分類中,最主要的三個項目指標之一就是黏度指數。
黏度指數是潤滑油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,為了確保潤滑油對機械設備的潤滑性能,潤滑油產品質量指標都有規定黏度知識不小于某一數值。
黏度指數是潤滑油產品出廠批次檢測報告的項目之一(個別產品除外),必須計算填寫。
黏度對潤滑油的流動性和它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的厚度有很大影響。黏度較大的潤滑油其流動性就差,不易流到摩擦面之間,而在摩擦面之間形成的油膜較厚,在較大負荷情況下潤滑效果比較好。黏度較大時潤滑油的冷卻和沖洗作用較差,摩擦面的溫度較高。
反之潤滑油的黏度較小,其流動性較好,容易流到間隙小的摩擦面之間,可保證潤滑效果,機械克服摩擦阻力消耗的功率也較少,潤滑油的冷卻和沖洗作用較好。但如潤滑油的黏度過小,在較大負荷下,潤滑油膜變薄而容易被破壞,使摩擦面容易產生磨損和擦傷。因此,在選擇潤滑油時首先必須考慮其黏度大小是否合適。